“说好只用一两个月就销号,没想到私下被锁定要消费50个月,中国联通福建分公司这种留客的方式让人难以接受。”6月23日,福州消费者江先生向中国消费网福建频道反映,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福建联通莫名锁定为长期签约消费,导致手机卡无法及时注销。记者调查发现,江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不少福建联通客户均有类似遭遇。
买卡绑定消费期限
2014年5月,因两位朋友从国外回来,为通话方便,江先生在福州东街的联通大厦实名购买了两张联通手机卡。江先生向工作人员申明,两张手机卡只使用一至两个月就要注销。工作人员称,一次性存200元话费可免手机卡费,还可以送话费。缴纳400元后,江先生得到两张手机卡和一张收据,写有“存200元送1000元”等字样。除此之外,并无任何有关消费期限约定的文字说明,工作人员也未告知有消费期限约定的要求。
6月中旬,朋友走了,江先生联系福建联通客服人员,要求报停、注销两张联通手机卡。联通客服人员告诉他,两张手机卡都办理了充200元送1000元活动,每月保底消费66元,联通公司每月返还20元,1000元话费全部返清要50个月,因此,两张手机卡必须使用到2018年8月合约才到期,现在仅返还第一个月的20元话费,还有980元话费未返还。江先生称购卡时已申明是短期用卡,工作人员未告知有此绑定合约,他也未签署任何承诺使用50个月的合约计划,他不需要这些话费,只想注销手机卡,并要求福建联通提供绑定合同证据。福建联通称经办人已不在岗,不知道办卡时的具体情况,要注销手机卡必须报上级审批。
山东消费者刘先生反映,2012年秋,他要在福建泉州晋江工作一段时间,临时办了一张联通手机卡,事先便申明要随时可报停。今年6月14日,刘先生向福建联通申请报停销户,被告知手机卡办理了充200元送1000元活动,按合约规定,须使用至2016年11月。“对此绑定合约我毫不知情,当时经办人员也未告知。”刘先生气愤地说。经交涉,福建联通客服人员称,只能以过户方式将刘先生的手机卡过户给他人,方可报停,具体过户时间要等通知。
6月24日,记者将江先生和刘先生的投诉转至福建联通,引起对方的重视。近日,记者获悉,福建联通已为江先生办理提前终止活动申请,刘先生的投诉也已解决。
充话费被绑定消费
记者调查发现,联通手机用户不光是在办卡时被绑定消费,在充值时也被绑定消费。福州消费者王先生长期以来订购的是福建联通每月96元的包月资费套餐。6月16日,他联系福建联通客服,咨询更改资费套餐事宜。福建联通客服人员告诉他,他的手机办理了存100元赠送150元套餐,每月返还10元,绑定消费15个月,该套餐有效期至2015年8月,在此之前,他不能更换成其他套餐。
王先生十分惊讶,虽然每个月他都要存上一两百元的话费,今年5月也的确存过100元话费,但一直是用96元包月套餐,从未办理过存100元赠送150元套餐。“福建联通未经我同意赠送话费,看上去是用户受益,但前提是要捆绑消费15个月,这种做法是强买强卖,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要求福建联通提供有我签字同意的协议书,或参与该活动短信,或电话营销中我同意参与该活动的电话录音,若联通没有证据,则必须撤销此活动。”王先生说。客服人员答应核查后给予回复,此后便没有回音。王先生向福州市工商局投诉。
工商机关介入后,福建联通客服人员联系王先生协商,称依据该赠费活动,联通已经赠送10元,如果要撤销必须从王先生话费中扣回10元,而王先生的话费仅剩1元,必须先充值10元以上方可操作。王先生表示,他并未同意参加此赠话费活动,不知道有没有收到话费,在用户手机有余额的情况下,应当先撤销赠话费套餐,恢复原套餐状态。经交涉,客服人员答应先撤销“存100元赠送150元套餐”。
对强制交易说“不”
时下,为抢占市场和拉拢用户,“充值送话费”成为一些通信企业的营销法宝。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充值送话费”貌似企业让利,其实存在消费陷阱和误区,背后隐藏了诸多霸王条款:赠送话费时,一般要求消费者每月保底消费一定金额,即便消费者当月消费不足保底费用,仍然按保底费用收取;赠送话费使用范围有限,有的通信企业规定不能用来支付套餐、月租、流量等费用;每月返还的金额较少,多为10元至30元,消费者要用完这些赠送的话费,则必须在若干年内坚持使用该手机号。
6月25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主任段建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消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分别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通信企业的这种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表示,近期将从整治社会关注的通信服务突出问题入手,加强对通信企业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及时予以处理,尤其要全面规范服务协议,取缔服务协议中限制用户选择权等不公平条款,做到企业用户责权利对等。
●相关法条
新《消法》第十六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