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个月 一份调研报告 10条议案建议

35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言提质转型

“我曾到一个民营制造企业调研,看到其产品几乎是采购全球最好的东西集成。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国产零部件很少,企业连一个螺栓都不敢买。”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场维修部高级经理徐小平回忆起自己前不久的一次调研经历时这样说。

“这些螺栓用在关键部位的,都是一次性使用,如果用烂铁制造,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徐小平说,这让他很着急。“质量是有成本的,不能让粗制滥造形成一种风气,但如何改变制造乱象,需要具体措施。”

无独有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均瑶集团副总裁张维华也有和徐小平相同的调研经历。原来去年的7月至9月,张维华、徐小平等35位在沪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了规模最大的一个专题调研小组,调研质量品牌的相关问题,希望为中国制造“探路”。

“我们调研的初衷,主要来源于去年比较受关注的中国游客海外购物以及国内消费者‘海淘’的现象,分析之后觉得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与质量品牌密切相关,于是就想专题调研,为中国制造的提质升级出一份力。”作为调研项目的主要召集人张维华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

35位人大代表历时3个月调研

张维华向记者分享了两组数据。一组是关于海外购物现象的。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调查发现,海购商品的人中,36.2%的人主要是认为境外市场有正品保障,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最关心的仍然是产品质量。另一组是关于质量损失的。我国制造业每年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了2000亿元,因产品质量问题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市场份额的损失,带来的间接损失超过了1万亿元。

“这些数据无不说明了质量品牌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就以质量品牌为切入点,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组织了一次专题调研。”张维华说,35位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团包括工程院院士、高校专家教授、央企国企负责人、制造业一线工人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金融机构负责人等。

调研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走访,也有专门的座谈会,不仅有上海本地的调研,还有奔赴外地的调研。张维华透露,从去年7月起,专题调研小组南下深圳,考察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又走访了上海长兴岛的江南造船厂、振华港机,以及位于嘉定的上海新时达机器人公司,并召开中小企业座谈会,收获颇丰。

调研中,一些“小事”也给张维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去深圳考察华为、中兴两大企业时,中兴的董事长亲自接待调研组并进行介绍;华为的质量总监专门召开座谈会,向调研组介绍华为的质量管理经验,包括从通信系统到手机终端设备的一些措施,分享了一些典型案例。

“很多企业不惜代价确保产品质量的案例,对我们触动很大。”代表们在一次次调研过程中获取了大量一手信息,既有企业家的建议,专家学者的思考,还征集了上海市经信委、商务委、质监局等政府部门的意见。不仅如此,小组里不同专业背景的代表们发挥所长进行“头脑风暴”,既保证了调研的高质量,也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两会议案建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

一份报告10条建议被带上全国两会

经过3个月的调研和后期的分析整理,调研组最终形成了一份46页、题为《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品牌 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我们本着大中选小、小中见大的原则,落脚点集中到质量和品牌建设方面。”张维华透露,报告从质量和品牌两个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

张维华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从质量方面看,调研组认为我国当前质量发展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促进质量的法律法规起步较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质量发展,而我国现在的质量法律法规主要偏重质量安全管理,对质量发展促进的法律存在缺失,未能很好地发挥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二是质量技术支撑不足。目前,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技术基础(NQI)正成为各国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并获得政策支持,我国在这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支撑国家质量发展方面仍存在不足。质检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有36.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755.2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2%,NQI的作用要引起充分重视。三是质量技术人才的培育机制不够完善。

徐小平说,去年参加一次交流会,全国共有50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100多个领军人才聚集在一起,讨论待遇问题。“一些航空领域的技能人才,十几万左右的年收入并不高。”徐小平认为,要解放思想,让有技能的人面向社会,创造利润,引导现有的技能大师形成平台,而不是封闭在一个企业当中。如果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技能人才的发展之路可以走得很好。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张维华他们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从质量的层面提出了3个建议:加快出台质量促进法;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丰富质量评估和监督手段;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为质量提升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除了质量方面,在品牌方面,调研组同样发现了7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7个建议,包括加强品牌领域建设立法、分类推进品牌建设发展、加强制造业商标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专业服务机构作用、激活老字号品牌、完善质量和品牌标准体系和提升国际化能力和水平。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