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位人大代表4年来先后为一部质量立法提出议案建议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接力推进《质量促进法》立法
全国两会前夕,在北京大学美丽的未名湖畔、博雅塔旁,一场关于《质量促进法》立法的高峰论坛在该校法学院顺利举行。全国人大代表、知名律师李大进不仅在论坛上重点阐述了《质量促进法》跟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还在今年两会上带来了加快制定《质量促进法》的建议。
无独有偶。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维华和其他34位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围绕质量品牌进行了一场长达3个月的调查,不仅在两会上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调查报告,还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带来了加快制定《质量促进法》的建议。
除李大进、张维华之外,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质监局局长罗凉清、河南省工商局局长马林青、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青海省质监局副局长朱台青、上海大众汽车发动机厂维修部高级经理徐小平等,不约而同地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制定《质量促进法》的建议。
4年前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安徽代表团首次在两会上提出关于制定《质量促进法》的议案。4年来,先后有上百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出议案建议,呼吁我国尽快制定《质量促进法》。代表们认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亟须把质量发展战略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亟须从国家层面建章立制,制定《质量促进法》,以质量为立足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入质量时代。
人大代表推动《质量促进法》立法
对于全国人大代表李大进、朱台青来说,今年已经是他们连续第3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制定《质量促进法》的建议了。
不仅是李大进、朱台青,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许多代表先后在两会上提出了制定《质量促进法》的议案建议。中国质量报记者梳理发现,从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始,到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4年来先后有几百位人大代表或联名、或单独提出了有关制定《质量促进法》的议案和建议。这些人大代表的身份各不相同,有的来自政府部门、有的来自企业一线;他们的工作领域也各不相同,有的从事质量工作、有的从事法律工作、有的从事与质量法律不相关的工作。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2014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有113名人大代表的安徽省代表团正式向大会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质量促进法》。该议案是那一年两会上安徽省代表团的唯一一份全团议案,也拉开了两会上人大代表呼吁《质量促进法》立法的序幕。
一年后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风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生、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总经理李家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监局局长刘新胜等提出议案,建议我国应尽快制定《质量促进法》。
去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新疆代表团35名代表、黑龙江代表团30名代表都联名提出一个共同的议案:加快制定《质量促进法》。此外,还有陕西代表团的蒲长城代表、上海代表团的樊芸代表、河北代表团的于贵良代表、湖南代表团的蒋秋桃代表等几十位全国人大代表也提出了相同的议案和建议。
人大代表在两会上的呼吁,直接推进了我国《质量促进法》的立法进程。2015年4月17日,为认真办理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制定《质量促进法》的议案和建议,质检总局在京举行《质量促进法》立法研讨会,邀请议案领衔代表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就《质量促进法》的立法思路、立法框架等进行研讨。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质量促进法》的立法研究,依法推进质量强国建设进程。
随后,质检总局又委托北京大学法学院作为第三方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调研、研讨、论坛等多种方式,结合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推进《质量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两会前夕举行的质量促进立法高峰论坛,就是为了从多角度论证和研讨《质量促进法》的前期成果,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立法工作而专门举办的,来自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的部门领导,以及我国经济、法律、质量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对质量促进立法大纲进行了研讨论证。
除了在两会上提出议案建议,人大代表两会之外同样对《质量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予以鼎力支持。全国人大代表刘新胜、李大进多次参加《质量促进法》的立法研讨和调研,从质量、法律角度提供专业的意见建议,帮助丰富完善《质量促进法》的立法内容。
质量时代呼唤《质量促进法》
4年来,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制定《质量促进法》?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的回答颇具代表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质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内生动力。尽快制定《质量促进法》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中国特色质量法制的需要。”夏红民说,一方面,我国尽快制定《质量促进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另一方面制定《质量促进法》可借鉴国际经验,质量时代呼唤《质量促进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是继2014年9月在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首次提出“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后,李克强总理第二次在重要的会议和场合重申“质量时代”。“质量时代呼唤《质量促进法》”成为众多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快制定《质量促进法》的重要心声。
代表们表示,制定《质量促进法》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质量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质量促进法》是提高我国质量水平的法制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了质量方面的考虑,法律方面的原因也是《质量促进法》得到人大代表呼吁的重要原因。“我们在开展品牌质量工作专题调研时发现,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起步较晚,尤其是质量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有关质量促进方面的法律缺失,这对我国的质量发展不利,因此建议尽快出台《质量促进法》。”张维华说。
目前,我国与质量相关的法律主要有《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特种设备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直接关联的法律,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等一大批与质量间接相关的法律。
对外经贸大学质量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教授指出,一个国家的质量法律体系,应当包含质量责任法、质量监管法、质量促进法3个层面,目前我国的质量法律主要是质量责任法和质量监管法,缺乏质量促进法。
国外质量促进立法的先进经验,也成为人大代表建议我国加快质量促进立法的重要依据。日本1963年、1999年先后出台《中小企业近代化促进法》和《住宅质量确保促进法》,美国1987年颁布《质量促进法案》、2010年实施《制造业促进法案》,欧盟1995年专门制定了《欧洲质量促进政策》,韩国也于2005年制定《质量管理和工业产品安全控制法》,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近年来也都有相关立法。
“当今世界,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重视质量发展是国家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一定时期时,这些国家政府就适时推出了质量革命、质量振兴、质量救国等政策措施,出台相应的质量促进法律,很好地帮助他们实现了质量振兴和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质检总局原副局长蒲长城说,《质量促进法》将是一部规范政府、企业、质量技术机构、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等社会主体质量权利和义务的基本法,通过实施质量激励等促进措施,从根本上提升全民质量意识,进而提高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等的质量水平,建设质量强国,推动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