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踞海峡西岸,迈向九州方圆。达利集团1989年9月创办第一家生产厂,经过二十多年励志创业,把企业逐步做大,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出发,踏实而又坚定地向全国迈进,陆续在全国各地投资建厂。目前拥有福建达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济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湖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吉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安徽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山西达利食品有限公司、云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河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广东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江苏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南昌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河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陕西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沈阳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泉州嘉禾食品有限公司、甘肃达利马铃薯全粉生产基地、惠安达利包装有限公司等19家公司,员工总数39000多名,年产值超百亿,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全国食品生产龙头企业。
以创新引领潮流,以务实实现发展。集团历来重视研发创新,采取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引领潮流。目前拥有领先技术的自动化高产率的各类产品生产线500多条,其中休闲食品生产线400多条,国际标准化PET冷罐装饮料生产线、PET热罐装饮料生产线、无菌砖生产线、三片罐生产线、瓶桶装饮用水生产线计100多条。同时,十分注重科研队伍建设和新产品研发,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每年投入年销售额的3%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技术、工艺改进,并与国内外许多食品、饮料研发机构、专家学者进行长期合作,形成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奠定了雄厚的行业基础。正是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综合实力,以及卓越的产品品质,确保了每一项新产品都取得巨大成功。集团拥有的“达利园”糕点类、“好吃点”饼干类、“可比克”薯片类三大品牌500多个品种产品,已被公认为休闲食品的领导品牌。2007年,集团全面推出“和其正”凉茶、“优先乳”蛋白饮料、“青梅绿茶”、“花生牛奶”等八大品类、二十多个品种的饮料产品,品类之全、品种之多,在国内饮料界绝无仅有。2013年,依靠自主研发、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产品注册的“乐虎”功能饮料隆重上市,以其纯甘的口感和优异的功效性、科学性、安全性获得消费者青睐,迅速占据市场,效果凡响。自此,集团迈进保健食品新领域,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产品通过全国12000多个经销商把产品畅销国内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每个角落,终端渠道市场占有率超过85%,名列全国前茅,并出口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稳定的营销网络,不仅赢得了市场,带来了效益,更获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和业界的肯定。
自强不息写辉煌,卓著业绩展雄姿。达利集团二十多年来自强不息励志发展,谱写出一页又一页辉煌篇章,卓著业绩展现出集团勃勃雄姿:“达利园”派、“达利”饼干双双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被国家统计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分别授予“中国食品行业饼干行业十强企业”并名列首位;首批并连续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达利”品牌荣获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影响力、贡献力品牌”;被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实现了惠安县此项殊荣零的突破;2011年在福建省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中名列首位;2012年被授予“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

福建达利集团于1989年9月创办了第一家生产厂,开始了励志和自强不息的创业历程,依靠着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创新的质量发展机制,优越的质量成长环境,先进的质量提升技术,坚实的质量实施基础,把企业逐步做大。1998年跨出省界,在成都开办第一家分公司,自此,达利集团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出发,踏实而又坚定地向全国迈进,陆续在全国各地投资建厂,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个个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正是深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质量保证的企业就会失去市场、失去品牌、失去人心,才使得达利集团能够快速发展和壮大。为此,达利集团始终以成为食品行业优秀质量标兵为目标,以建精品质量、创新质量和品牌质量为己任,使得达利集团的质量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以人为本,意识先行。人是管理的主体,质量的管理过程离不开人。因此,达利集团树立了以员工为主体的全员质量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向员工输送质量观念、质量意识,积极向员工宣传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标准、法律及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使全体员工明确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自觉地参与维护产品的质量和品牌荣誉,营造一个由上到下、从里到外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使质量管理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公司利用厂区宣传栏宣讲质量法、在内部刊物“达利人”上开辟了“我与质量同行”栏目,鼓励所有员工投稿,不断将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别人好的经验、历史上惨痛的教训进行介绍;将质量方针、目标制成宣传牌悬挂在员工经常出入的地方,使员工随时可见;在每天班前会提醒大家要把好质量关、在下班后小结今天产品质量控制如何,让员工的质量意识在强烈的质量氛围中潜移默化,同时也渗透到企业文化之中,使大家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工业化的生产是需要按标准进行的,只有按统一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保证品质的统一。达利集团对每一种产品都制定了操作标准。近年来更是将标准进行分解,具体到每一位操作员。技术部将标准分解为操作看板和参数卡,操作看板详细描述了操作细节、要领、工器具使用、应急响应;参数卡粘贴在设备方便观察处。看板是每位员工上岗前的培训资料又是遗忘时的提醒更是技术提高的阶梯。参数卡是每位员工的操作标尺,时时规范、衡量、检查着操作员的结果。同时操作员还要填写操作记录,现场管理主管和品管部QC员不定时的巡察核对现场记录和设备运行状态,多环节的为保证食品安全、质量加码。为保证这些环节的平稳,达利每年都制定严密的培训计划:有聘请大专院校的教授(讲师)来厂讲课、有专职培训机构专题办班、还有原料生产厂家对同类原料的专业品评授课、设备制造商到厂的原理和保养规程讲解、仪器商的仪器操作和应急处理培训、同时集团根据岗位不同分层次实施培训和考核。特别对集团的质量管理者、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员及化验室的检验员,均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培训和产品品评活动,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省、市、县质检所、质监局、计量局等单位所举办的各种质量培训和讲座。更有与惠安职业中专联合办学,设立两个达利班招收有志在食品制造业发展的青年定向培养,为达利集团教育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多种多样的培训使达利平台培养了方方面面的各类人才给质量保证系统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从源抓起,控制源头。产品品质的提升不仅仅在制造过程的控制,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在物资的采购。制造过程只是保证不制造或者少制造品质低的产品,而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是为了从源头控制,将品质缺陷控制在萌芽状态。因此,达利集团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甄选、审核、评估管理机制。首先对所有物料分类评级,设评估、考核方法。再由集团采供部、技术部、品管部抽调专人组成供应商审核评估小组对各类大宗物料的供货商进行验厂,核对厂家资质、诚信度,了解原料制造的用材、工艺、终产品的成分判定其是否在安全性、生产管理、品质保证上符合为公司供货的条件。又引入第三方进入到物料品质管理中,由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对物料成分、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检测、鉴定,验证物料品质并出具型式检验报告。当成为合格供方后还需再考查其品质稳定性、供货能力、配合度……同时,集团规范了采购过程标准化,加强供应商品质辅导,把好物料进厂检验关,品管部设计进料检验流程,产品技术部制定了检验标准,化验室原料组规定每批原料必检,杜绝“人情关”、“面子关”等,问题原料绝不放过,从源头上控制了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与时俱进,行业领先。达利集团的发展过程中以科技为先导,不断采用新能源、新设备始终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饼干产品的烘烤炉由砖砌炉烧导热油到金属电炉再到天然气炉;糕点产品由旋转炉到隧道炉。饮料产品用燃煤锅炉供气到用预制煤粉锅炉能源越来越清洁、对环境污染越来越小、效率却是越来越高。生产线上多处安装外线探头、机械手、自动翻板、自动压盖、自动码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强度越来越低,产品花色品种越来越多,产品品质越来越高。
构建体系,标准管理。2006年,集团导入了国际上公认的、较先进的管理模式ISO9001、ISO22000、ISO14001标准,构建和运行了食品安全、质量、环境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并连续多次顺利通过了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对达利集团总部和各下属分公司的体系认证审核。经过连续多年的认证审核使达利集团的食品安全、质量、环境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持续有效,并使集团的质量管理达到一定的规模,向着体系化、文件化、标准化大步迈进。
注重过程,现场控制。几年来达利集团各生产基地均建立有实战规模和能把控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品控中心。集团逐步形成了以化验室为检测依托,现场品控为生产一线监控的质量管理系统。现场品控队伍逐年壮大,并配备快速检测工器具,如:手持式氮气测定仪、照度计、刮板细度计、红外温度计、数显湿度计等,实现了在线检测和过程控制,提高了现场监控力度,把现场品控分布在生产一线的各个环节、生产车间的各个角落,增强了每个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面监测,检验保障。达利集团逐年加大对检验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投资的力度,推进重点仪器、关键检测设备的配备和更新,加快快速检测设备、方法的筛选、推广和应用。因此,集团先后购进了日本岛津公司GC-2010Plus型气相色谱和LC-20AD型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生产的7890A-5975C型气相质谱仪、美国PE公司生产的Optima8000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击光谱仪等一系列先进的检测设备。逐步形成了以集团检测中心为主,分公司化验室为辅的专业齐全,设备精良,人员充足,布局合理的实验室格局。正是拥有了这些先进的检测仪器、专业的技术人员、全面的检测能力、精准的数据分析的检测中心,才为达利集团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准确而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保障。
总之,“质量是企业立足之本”、“质量管理无小事”,达利集团将继续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从多方面、全方位的强化质量管理,使企业的产品质量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厚德载物担责任,民族企业自当先。作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许世辉董事长长期在企业中倡导“达和谐、利众生”核心理念,以厚重广阔的气势,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始终牢记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各项慈善公益事业:2003年捐资1200万元修建惠安县老年人活动中心;2006年捐资500万元用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卫生事业;2007年向第六届农运会捐献500万元;2008年为四川灾区捐赠款物1035万元,同时出资1.6亿元分别成立了“泉州市达利慈善基金”、“惠安县达利慈善基金”、“达利集团许世辉武威教育基金”、“达利集团许世辉德惠教育基金”、“达利集团许世辉汉川教育基金”;2010年起每年春节出资千万元,慰问家乡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在2010年2、3月间西南旱灾及玉树、雅安发生地震后,第一时间向灾区捐送食品和饮料1000多吨;2011年元旦、2013年2月先后两次出资2个亿成立了惠安县历来最大的“达利集团许世辉惠安教育基金”。目前,累计捐赠5亿元。许世辉董事长的厚德善举辉映了达利集团敦厚的责任形象,可为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有口皆碑:2008年,在中华个人慈善排行榜中,许世辉董事长排名第10位,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2009年7月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2010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2010年8月荣登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孝老爱亲“中国好人榜”;2013年4月被福建省慈善总会授予“八闽慈善之星”。集团2013年4月被国家民政部授予第八届“中华慈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