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庭同志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陶瓷砖生产企业参与或负责生产技术创新与改进工作累计22年,曾主持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科研项目的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疑难技术问题解决;技术管理等工作。获佛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三等奖1项;佛山市南海区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作为发明人之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作为发明人之一提交发明专利申请3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项;参与研究开发了较高难度、较复杂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七项;主持或作为技术骨干处理过生产过程中的重大生产、管理技术问题,解决过疑难技术问题十项;总结分析撰写发表了1篇科学技术论文。现详细总结如下:
一、获奖科研项目研究开发
(一)佛山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润成玉石抛光砖的研制》项目研究开发
此项目由佛山市南海新润成有限公司承担,2005年开始研究,2006年项目通过佛山市南海区科学技术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2007年度获佛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三等奖。该项目通过经过多次试验摸索玉石生长规律,并将含天然玉石生长基因的活性材料应用于抛光砖,开发出具有冰晶玉透质感的微粉新品。该产品克服天然玉石强度低色差大等缺陷,采用全矿物原料引入钙系熔剂制成的半透明粉料做面料;底料采用两种粉料掺和改性工艺,达到底面料性能相匹配,烧成后砖面半透明性好、光泽度高、层次丰富、立体感强、防污性能好。使用特效混料程控布料系统流畅布料,产品如脂般玉块团团布满砖面,似琥珀重现。白色纹路若隐若现似汉白玉髓浮现于润成玉石。性能优越,历久常新,润成玉石抗折强度高,吸水率小,光泽度高,产品平整度好,色差小,放射性低。金国庭身为技术经理,在该项目开发中承担了主要责任,从项目制定、配方研究、工艺流程优化上承担总负责人。并且优化烧成曲线,从而提升了产品的生产稳定性,最高质量达到了98%,该产品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畅销,成为新润成公司的拳头产品及利润最大化的产品。
(二)佛山市南海区科技奖二等奖《七色金环瓷质抛光砖的研制》项目
此项目在佛山市南海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实施,时间是2004-2006年,金国庭作为技术专家主要参加了技术攻关工作,该项目获得佛山市南海区2006年科技成果鉴定。在攻关过程中,金国庭对配方进行改良,采用高白半透明料作坯料,以喷淋包裹染色法制备大颗粒,用多管齐发“对冲”下料的方式布料和超强浓缩渗花釉清水助渗渗花工艺避免了酸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使砖体烧结致密,玉石质感超强,装饰效果新颖,产品防污性能好、无辐射污染,达到GB/T4100—2006附录G标准的要求,放射性符合GB6566—2001标准中A类装修材料要求。本项目实施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按照计划完成了产品的投产,并投入市场。在装饰上,质感、色彩、纹样与一般抛光砖或天然石材相当,同时在规格上、厚度上也一致。较之一般抛光砖,该产品更具亚光质感和防滑性能;较之不抛光砖、钢模压制砖及印花瓷质砖,该产品可以呈现出砖坯深层的布料纹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耐磨、耐久使用性能,同时迎合了亚光、仿石、仿古的流行趋势;而较之天然石材强度更高,色彩、图案更丰富,且无放射性,是替代天然石材的最理想、最新一代的陶瓷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专利发明和实施
(一)发明专利发明和实施
1.2011年金国庭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种陶瓷布料设备及其工艺》发明专利,2013年获得授权。该发明的砂岩系列陶瓷砖,通过布料筒布入基础花纹料后,在基础花纹料布料筒的预置间隔距离内设置线条料布料筒布入线条料,同时在基础花纹料布料筒的两边、线条料布料筒的外侧设置调节线条料倾斜角度的花纹料布料筒,通过倾斜布料带将上述料送入可来回输送的送料带中即可,通过来回输送的送料带送入压机压制成型。采用多组布料筒将线条料、花纹料以任意分布的形式布入坯料表面,压制成型后的花纹色泽图案自然逼真、富于变化,无重复性,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2.自2006年东鹏陶瓷有限公司推出洞石陶瓷砖系列产品以来,洞石系列产品以其独特高档的仿火山岩石材的装饰风格,逐步站稳市场,赢得大量设计师和消费者的青睐。相应的新技术新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获得更为丰富装饰效果的同时,对产生立体孔洞的发泡材料和生产工艺也做出了相应改进。为了使洞石系列陶瓷砖产品具有渐变自然的装饰效果,金国庭作为第三发明人,申请了“一种表面具有立体孔洞和晕圈的立体孔洞晕染装饰陶瓷砖及其制造方法”发明专利,通过对成孔料进行染色处理,在烧成过程中,成孔料分解形成气孔或燃尽形成孔洞,由于成孔料进行过染色处理,坯体干燥和烧成时,染色剂会向周围扩散,这样就会在砖面上形成以孔洞为中心的晕染装饰效果,这些晕染因染色剂扩散梯度影响,在色彩上会呈现出渐变效果,立体的孔洞,以孔洞为中心的渐变色晕染与坯体底色的适当搭配,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装饰效果。
3.金国庭作为第二发明人于2013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炫舞”系列产品发明专利,该发明技术通过耐高温抛金离子产生金属光泽的釉料和眩光效果,耀眼的光迹随观察者移动沿着“V”型光影的舞动,随视觉的角度不同而变幻莫测,宛如流动的光影,肆意舞动,极具金属质感,是天然金属板材的良好替代品。
(二)实用新型专利发明和实施
太阳能光热转换与利用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由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迫切需求,并伴随着超薄陶瓷工艺的逐渐成熟,陶瓷集热器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该类集热器以普通陶瓷为基体材料,具有造价低、寿命长等优点,是太阳能平板热水器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该类集热器产品尚处于推广应用初期,现有产品在技术、工艺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其表面钒钛黑瓷吸收涂层吸收率偏低,发射率高(80%以上),热辐射损失很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金国庭作为项目负责人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陶瓷太阳能集热板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制与产业化应用研究。项目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陶瓷集热器的光热转换效率,促进太阳能光热利用产品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金国庭作为第三发明人已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三、主要从事技术工作
从1992年进入陶瓷企业工作后后,金国庭不断地提升个人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1995年成为厂长、总经理助理,2010年底提升为生产技术副总裁业绩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好评:
(一)配方能力提升
金国庭通过配方不断研究,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在宾利法尼亚系列瓷质砖的研制过程中,对粉料流动性开展了一次针对性的试验,最终实现粉料在3%水分及泥量减少一半的前提下亦能保持较佳的成型效果,该配方有效提升了砖坯的氧化烧结能力及快速烧结的成效,目前整个东鹏公司生产基地进行推广使用。
(二)工艺能力提升
金国庭在日常工作中对生产问题进行针对性地分析,特别对干燥裂砖、二次变形等难于攻克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成功将干燥裂砖由原来的15%损耗降低到仅有1%损耗;仿古砖产生变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中各方面的影响导致成品产生不均匀的内应力和外应力(机械应力),从而使形状发生变化。一般坯体配方影响主要是膨胀系数调的不合适导致砖形变化大。如果坯体膨胀系数小,则砖会很翘;反之,则会很拱。抛光砖不施釉,不存在坯釉膨胀系数不匹配引起的砖形变化;而仿古砖则存在这样的问题。其面釉膨胀系数正常情况下都能和坯体相适应;但做浅色砖、白砖(特别对白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时,由于其膨胀系数小,砖烧出来一般很拱。另外做凸釉效果产品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坯体膨胀系数稍变大,就会导致大量变形。当配方中含铝量有所下降,含硅量和含钠量增加时,会导致大量变形。烧成引起的变形很多而且非常复杂,因而对仿古砖烧成方式进行优化成为解决仿古砖二次变形的关键点,通过流量的变化来控制窑炉温差,成功将窑炉温差降低到5度以内(测温环检测),由此减少了仿古砖的后期变形及烧成色差情况,提高了整个东鹏公司的仿古砖烧成工艺,并推广到其它产品的烧制过程。
(三)疑难技术问题解决
在本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中,金国庭作为技术骨干解决过疑难技术问题十项:“浅色防静电瓷质砖强度改善关键技术”、“仿天然石材图案布料设备的技术攻关”、“陶瓷砖裂砖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方法”、“原料预制对砖坯性能的影响”、“抛光砖模具尺寸减小”、“减少产品露底缺陷”、“利用水煤浆进行二次布料产品面料制备”等,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