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之窗 > 表彰展示: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工作者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钟成典型事迹介绍

  钟成同志作为主管公司质量和技术副总经理,指导质控部按照部门年度业务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在公司领导及全体质量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部门的工作平稳而有序,各项质量指标都得以较好的完成,各项质量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继续保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并能够持续改善,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质量改进管理工作

  (一)质量改进业务的优化

  1.建立质量信息渠道,加强质量信息管控。进一步梳理和建立质量信息传递通道,分类整理质量信息数据,把信息传递到负责区域,尤其加强了北汽、奥铃、吉奥等重点市场质量信息的建立,使信息更加准确和及时反馈。同时,还积极与售后技术服务区域沟通,建立了售后质量信息平台,能更好了解到售后质量状况,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2.严格规范质量信息,及时处理质量问题。规范质量状况、PCR、CPIP等汇报格式;更新完善各市场的质量问题跟踪清单;加强审核问题解决报告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加强考核PCR关闭及时率;组织收集各区域的质量信息,通过目视化上墙的方式把整个质量表现状况直观呈现出现,关注变化。及时处理零公里、售后出现的质量问题,把问题反馈各区域,及时进行排查返工,遏制不良产品流入客户端。

  3.平移SGMW质量要求到其他市场。将SGMW质量要求以及对SGMW质量响应意识平移到北汽、奥铃、吉奥等外部市场,这一方法提高了外部市场质量信息处理的速度和解决力度,完成并实施了向采购、车间分解顾客零公里指标,以便于向内部传递顾客要求,提高了问题响应速度和问题解决的及时性。顾客抱怨及零公里PPM,通过快速响应,紧抓源头,有效整改,监督检查等手段,遏制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批量事故的发生。通过各方的努力,今年外部市场的顾客抱怨数由去年的19次减少为11次,外部市场零公里故障率均有下降,其中北汽由去年的6531PPM下降至4125PPM,奥铃由去年的5913PPM下降至3816PPM,吉奥由去年的5545 PPM下降至3175PPM。

  (二)开展新品质量先期策划工作

  新建立了对新产品前期质量进行管控,建立质量阀、前期问题解决、样机评审等流程和管理办法,根据新品开发项目进展,开展前期质量管控,包括制造过程,零件检查问题点、TIR问题、顾客反馈问题清单的建立,及时进行问题解决闭环。并在新产品的几个关键节点组织质量阀的评审,以梳理关键节点的风险点,并实施制定响应的行动计划。

  (三)稳步推进QSB工作

  在二总装车间试点推进QSB工作,推进现场快速响应,不合格品管控,防错验证,标准化操作,标准化操作培训,分层审核六大模块运行,GM指导专家支持,定期组织工作推进会,改进车间现场,推进QSB质量基础体系。现在已经取得良好效果,项目在接受SGMW审核时,其得分已从年初的38%提升至94%,且该车间在顾客端的质量表现也大幅度提升,是年初PPM的1/5。其得分在集团公司八个区域厂中排名前位。

  (四)质量持续改进工作

  1.质量攻关:组织开展质量攻关活动,成效明显。协同客户开展CPIP质量攻关活动,对售后反馈突出的离合器、起动机、发电机、飞轮、分离轴承等质量问题,组织攻关小组进行质量攻关,定期组织小组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利用内外部资源,共同查找及分析原因,讨论实施改进方案以及验证效果,稳步开展攻关工作。目前,售后反馈的IPTV值逐步下降,其中离合器的生产后6个月IPTV值由45下降到21,飞轮的生产后6个月IPTV值由10下降到4,达到攻关设定目标值。

  2.重大质量问题整改:就客户市场以及车间出现的凸轮轴磨损、机油泵失效、缸盖水堵脱落、主动皮带轮螺栓断等重大问题,成立改进小组,查找原因,快速解决质量问题。加大对重复发生质量问题的解决力度,如抽残油不干净,正时皮带松,气门压弯、吊装架卡销等问题,成立小组强力推动,及时跟踪进展,采用设备防错,工艺统一,设计改进等措施来改进,过程中也加强了实施及验证效果评估,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评价长期措施的有效性,使问题能稳步地有效解决。

  (五)PPAP工作

  根据顾客及公司内部流程要求,完成了一总新线、474、465QR机等各种设计过程变更、设计变更或新增零部件的PPAP申请资料的提交,且已全部得到顾客的PPAP批准。同时,在此过程中,根据需要,与规划部、采购部沟通后,对PPAP批准流程中涉及表格的格式进行了统一。

  二、生产现场质量管理

  (一)提高检验质量:深入推进检验标准化及分层审核工作,牢固树立为生产一线服务的思想,同时严守质量关坚持质量原则。克服了工作时间变长、临时检机项目增加、车间试机员流动逐渐加大、生产班次调整等困难,注重实效深入推进检验标准化及质量审核工作,重视生产线上的质量管理职能监控,加强对车间的生产过程、现场管理进行了检查,重点审核关键岗位和频发质量事故岗位,是否按SOS操作,共进行了2820多轮次检查,共发现325个问题;试机检验员月均检出故障机240多台,并有效控制了13起批量质量事故的溢出,发现并持续监控了气门异响、离合打抖、起动异响等一系列故障,在内外部零件状态因产业环境、货源等发生变更而质量不稳定时,持续保证了内三包零公里故障率的稳步下降,满足了顾客需求。

  (二)质量问题遏制及改进和质量问题信息传递:重视现场问题及顾客端问题的快速响应处理,每周对总装实际质量指标进行监控;对整改措施跟踪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全年对总装本责问题发PCR共30单,问题交流报告共发300多单,并对供应本责部门的整改措施、整改效果进行审核,并跟踪和考核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的执行率,问题关闭率,都应达到100%。

  (三)一总新线的质量控制:一总装新线调试以来,为保证其顺利进入量产阶段,质控部参与一总新线的调试和启动的全过程,从人、机、料、法、环各方面进行评估是否具备试生产条件及能力。先后参与组织进行10次前期走线培训,187人参加培训,其中145人为熟练工,42人为多能工;设备方面,使用边界样件反复调试,尤其在试机台架功能验证方面,参与解决冷却液循环通路不良、电流电压值检测、游车等23项安全、质量疑难问题;物料及配送方面,要求建立一总新线岗位物料清单,内容含岗位名称、零件名称、料箱型号、装箱数量等信息,确保配送质量;作业指导书方面,参与评审130个工位共130份的作业指导书,岗位问题记录表等;此外参与前期走线问题的整改及跟踪,累计108项,A类问题24项,跟踪完成24项,A类问题关闭率100%。于11月30日顺利获得SGMW临时认可,顺利完成量产计划。

  三、自制件质量管理

  (一)推行总装质量控制模式到自制件质量管控:今年新成立了自制件科室,在与阳和工厂、机加工车间、铸造车间不断交流的基础上,通过质量控制提升计划、工艺纪律检查、过程审核、PCR单等方式,将总装车间的质量控制模式逐渐平移至自制件模块,并且已取得初步的成效。特别是在岗位SOS的完善中,将之前车间使用作业指导书、岗位SOS两种指导性文件合二为一。目前,阳和工厂及机加工车间已基本完成了SOS的编制工作并培训,保证了员工操作的一致性。同时,在机加工车间推行工序逐个梳理、过程特殊特性梳理的工作,通过此次梳理,将质量隐患点、不受控因素等识别出来并加以改进,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二)完善检验岗位的检验指导书:编制、完善了各种型号的曲轴箱、缸盖、曲轴毛坯及加工件的入库检验指导书,以指导检验员的检验工作。同时,重新起草了《自制件产品入库检验管理办法》并挂网实行,保证了自制件产品入库的规范性。

  (三)各种项目的推进工作。今年以来,随着B系列项目的深入推行,469、275项目的逐步展开,进行各种检验、分析、整改工作。特别是B系列项目,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通过检验员再分配、技术员调整、寻求外部资源支持等方式,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尺寸检验、壁厚检验、外观检验、PPAP认可、外部PPAP申请等各项工作。到目前为止,B10/11曲轴、B12缸盖已开始批量供货,B10缸体已通过SGMW的临时PPAP批准,进入GP-12阶段,469项目进入到OTS阶段。目前,B系列缸体的内废率由之前的35%左右降低至9%左右,同时通过100%的预加工尺寸检验及外观检验,确保了B系列缸体的正常供货。

  (四)开展过程审核、产品审核及内审工作。今年,根据计划或公司安排,组织对LJ474QE2发动机、产品诞生过程/批量生产过程审核,统计分析审核结果,编写审核报告,审核开出了42不合格项;对生产部、规划部实施质量体系审核,发现11个不合格项;对机加工缸盖线老线、柔性线进行过程审核,发现12个不合格项;对阳和工厂进行质量体系审核,发现16个不合格项。以上都要求责任部门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验证。

  四、零部件检测工作

  (一)采购物料的入库检验:(1-11月份)完成零部件入库检验共计12510批次,不合格批次总计423批,总送检批次不合格率为3.48%。通过不断的宣传灌输,科室员工树立了服务于车间的意识,尤其在响应速度、响应时间上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2012年,在工作完成质量、降低工作出错率等方面比以前均得到了很大提高,比如:重视检验标准执行效果,质量检测报告缺陷率平均每月达到1.2‰;检测时限完成率99.6%;实际业务流程违反管理文件次数0次;量具检具每周期送检率达到100%。

  (二)OTS件及其他零部件委托检验:随着新产品LJ469QE、LJ479QER的等发动机项目的开发推进及LJ465QR等零部件供应商导入,OTS零部件很多,再加上插秧机6行机零部件OTS,检验任务非常繁重,通过协调内部资源,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完成零部件OTS检验共计458批次;发现不合格批次总计(215)批,送检批次不合格率为(25.16%)。除了正常检验以外,还协助完成了攻关项目零部件测量、售后三包旧件检测、研发中心试验磨损件检测、3C件等零部检测。

  (三)采购零件质量信息传递:完善了检测中心的检验质量数据库,将所有零部件检验信息录入质量数据库,便于检验质量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缩短了原来数据的收集整理周期,及时按要求组织编制了检验质量信息日周月报,使各供应商能及时掌握产品的质量状况,为公司制订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提供了最直接的信息源,有效防止了质量问题反复出现。

  (四)检测设备方面的加强和完善: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检验手段,经过协调沟通,通过供应商提供或技术员自行设计,新增或改进各种机型的专用、通用检具60多套(件),使检测中心专用检具达到约490套(件),避免了人为造成产品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大的现象,同时大大地提高了检验员的工作效率。

  五、计量管理

  (一)进行测量设备台账与周检管理,执行了2012年制定全年的测量设备周期检校计划,全年周期送检率99.5%,周期检校检合格率99%,满足质量目标98%。

  计量标准与送外检定的计量器具送检数共150台件。送检率为100%,送检合格率为100%。

  (二)每月核查周期检校计划完成情况,统计上报各部门的测量设备周检率和周检合格率作计量考核。全公司全年测量设备计划送检率99.5%,送检合格率99%,完成质量目标。

  (三)开展测量管理体系内审与外审工作。对在审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和整改,并将阳和工厂纳入体系的管理范围,指导阳和工厂测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本年度体系外审顺利通过。

  (四)组织车间和相关部门,制定公司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并按计划继续进行全年的测量系统分析工作,全年完成160个大项。根据公司内部PPAP审核和多次顾客第二方审核,增补了32项测量系统分析项目,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实施计算评估。全年共完成测量系统分析工作192大项。

  六、精益生产工作

  积极配合公司精益生产推进,加强定置管理和实现5S管理,针对5S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具体落实,其中精益生产办公室月度评比9月份第二名,10月份第一名,11月份第一名。改善工作场地,制定现场管理规范,安排专人负责对现场管理方面进行检验,维护和整理,对一总、二总柔性线、二总老线质量全面监督、工作站改善达到50次以上;成立改善提案推进小组,提交改善提案30项;按成本低减自检项目实施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