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AP让第二生活空间更洁净

有相关机构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车主平均一生有2万小时在车内度过,在车内2500次呼吸,耗费900升的空气。

因此,乘用车被称为人们第二生活空间,毫不夸张。这个第二生活空间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隐伏着诸多危害。

车内狭小的密闭空间,集成了塑料、皮革、胶水、泡沫填充物、木材、油漆、化纤等诸多物质材料。这些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的有机溶剂、添加剂、助剂等挥发性成分,散发出数百种气味物质。

其中相当多的气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形成伤害——影响呼吸系统、影响循环系统、影响消化系统、影响内分泌系统、影响神经系统、影响精神系统等。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车内有害气体污染与高血压、艾滋病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

C-ECAP是福音

车内有多少种有害气体,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检测出来,整车厂家和零部件厂家又是如何控制车内有害气体的排放?

2015年之前,由于国家对于车内空气质量没有强制性标准,绝大部分消费者虽然意识到车内空气质量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但由于没有参照标准,在实际购车过程中如何选择,就成了一个难题。

很多厂家为了追求利润,将廉价原材料用于车内部件,造成乘客驾乘过程中出现各种不适,致使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在国内汽车消费投诉统计中连续多年排名靠前。

2015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推出了一套以健康、节能、环保为理念的C-ECAP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以企业自愿参加为原则,由中汽中心全程负责检测认证工作。通过对汽车产品的健康、节能、环保三方面的量化等级评价,以白金牌、金牌、银牌、铜牌的形式进行发布,非常直观地体现了包括车内空气质量等汽车产品的健康、节能、环保指标,为消费者了解车内空气质量等问题,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有了C-ECAP评价标准,细心的消费者在购车时,便从过去仅关注车身划痕等,转为关注C-ECAP评价结果、车内异味及相关环保指标。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开始从“静态质量”向“感官质量”转变。

自2015年至2017年底,中汽中心C-ECAP共对26款车型进行了测试评价。

李方  摄 

2017年有故事

2017年,C-ECAP共接受3批次9款车型的自愿性评价,分别是长安马自达昂克赛拉、奇瑞瑞虎7、浙江吉利帝豪GL、广汽本田雅阁、北汽绅宝X25、重庆长安新逸动、长安福特全新福克斯、上汽通用君越以及广汽乘用车GS3。

其中,浙江吉利帝豪GL、广汽本田雅阁、北汽绅宝X25、重庆长安新逸动、上汽通用君越等5款车型获得白金评价;长安马自达昂克赛拉、奇瑞瑞虎7、长安福特全新福克斯、广汽乘用车GS3等4款车型获得金牌评价。

白金得主,自主品牌占据三席,气势盖过合资品牌。尤其是长安新逸动2016款1.6LMT蓝动版先锋型、吉利帝豪GL2017款1.3T自动旗舰型、北汽股份绅宝X252015款1.5L手动精英型,在综合油耗、尾气排放、车内噪音、车内空气质量、车内有害物质的得分,接近甚至达到满分。

其中,北汽绅宝X252015款1.5L手动精英型,虽是一款SUV车型,但综合油耗却没拖后腿,尾气排放获得满分成绩。

而自主品牌取得出色成绩绝非偶然,而是技术底蕴及环保信念使然。

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自主品牌明确表态,要以C-ECAP评价规程为正向开发依据,生产健康、节能、环保汽车。其中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内部形成C-ECAP中长期参评规划,以“每年一款车参评C-ECAP”支持中国生态汽车发展。

与自主品牌车型相比,合资车型的成绩,可谓惊艳与失望并存。

广汽本田雅阁2017款混动2.0L锐酷版,获得C-ECAP有史以来最高分——101.78分。其中,综合油耗、尾气排放、车内噪声,均获得满分成绩。

大凡混合动力车型,综合油耗与尾气排放这两项测评均应得到满分的结果,但其综合实力之强,依然令人惊艳。

同为全混合动力的上汽通用君越2017款30H豪华型,虽然也是白金得主,但分析其得分构成,其尾气排放、车内空气质量和车内有害物质成分的测试成绩则略逊一筹。

很多人有这样一个判断误区,认为价格贵的车,车内空气质量应该更好。但实际情况并非呈正比。

测评车型完成车内空气质量测试。

加入C-ECAP

随着 C-E-CAP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乘用车企业对C-E-CAP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广汽乘用车、广汽本田、上汽通用及吉利汽车,都是第二次自愿申请C-ECAP测评。

据C-ECAP透露,截至目前,吉利汽车、江淮汽车、一汽-大众、东风乘用车等近10家企业,已确定了2018年C-ECAP参评计划。

从2016年起,专门对接C-ECAP项目人员的企业数量是33家;到2017年,这一数据上升至52家。

除了一汽-大众、广汽本田等销量较大的传统乘用车企业之外,北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比亚迪新能源等汽车企业对C-ECAP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戴姆勒、宝马(中国)等外资企业以及潍柴汽车、北京越野车等中小型汽车企业也积极与生态汽车评价管理中心进行沟通,了解生态汽车评价相关进展。

加大抽查力度

尽管自愿参加C-ECAP生态评价的企业数量在增加,但是,与国内成千上万车型巨大规模相比,三年仅有26款车型参加测评,车型覆盖面仍不成比例。

不可否认,要达到C-ECAP合格标准确实不易,遑论更高的黄金、白金水准……

“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85%取决于产品设计阶段。”中汽中心党委书记于凯说,要有效避免末端治理、中段改良等传统环境改善造成的污染转移和二次污染问题,真正做到标本兼治,就要从设计研发阶段介入,开展“生态设计”。

在短视者眼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达成C-ECAP好成绩,与企业效益最大化是绝对冲突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有效督促更多汽车生产企业重视汽车生态设计,中汽中心生态汽车评价管理中心于2016年9月1日启动生态汽车抽车评价;目前已完成3款车型的抽车评价工作,它们分别是广汽雷凌、东风悦达起亚K5、宝马3系320Li。

2018年,生态汽车评价将进一步加大抽车评测力度。

专题专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