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陈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作为志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来说,其早已按下了创新的“加速键”。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推动上海创新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此类企业因具有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固定资产比例低等先天缺陷,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等问题,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受到制约。

“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价值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实现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途径,引导资金流向此类企业,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可行路径。

以知识产权作为质押获得融资在国内早有尝试,但在普遍推广上仍有待发力。陈群认为,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保护意识薄弱、专利管理能力不足,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虽有好的技术,但很难将其转化为高价值专利,很难开展知识产权融资等市场化运营;我国虽已建立知识产权质押的工作机制,但是规则相对简单,操作流程较复杂,周期偏长,法律制度尚需完善;缺少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国内各地已经建立的众多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没有形成有效的集成和共享机制,服务能力和水平仍有待提高。

针对如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的上述融资难题,上海市进行了广泛调研。陈群建议,在我国专利申请总量稳步上升的背景下,通过优化专利支持政策,加强对于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把政府的重点更多的放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事前研发排查、专利挖掘、研发中补充调查以及专利撰写等专业服务上,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价值专利培育。

当前,探索建立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贷款的第三方担保机制,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陈群建议,在北京、上海等地业已开展的试点工作基础上,对各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实践进行调研与评估,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探索政府风险补偿机制、担保银行风险分担机制、知识产权融资保险机制,推动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与推广。

“我国还应整合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加大对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培育力度,逐步建立起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并适时完善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的法律制度等,以此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陈群建议。(信息来源于知识产权局网站。)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