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月”活动始于1978年,是在我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以多种形式于每年的9月在全国范围内动员全社会尤其是广大企业积极参与,长期组织开展的一项重大质量活动和群众性质量主题活动。全国“质量月”活动旨在提高全民质量意识,营造人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国家质量竞争力,推进建设质量强国。

广州首座换电站启用 出租车驶入“新”模式

时间:2017-09-29 11:31   来源:北京新能源汽车营销有限公司

2017年9月26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联合启动了当地的首座纯电动汽车换电站。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北京集团党委常委、北京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奥动新能源董事长蔡东青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据介绍,本次启用的换电站采用“集装箱”式的建设方式,每座换电站可满足超过100辆换电型纯电动车的运营需求。首座纯电动车换电站的启用,标志着这项新技术带来的低碳环保出行新模式正式进入广州。

广州首座换电站启用

响应广州政策号召,践行“粤产粤用”

广州市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桥头堡,近年来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之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力的低碳出行方式在广州受到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广州也由此成为中国最富潜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7年3月,广州市交通委还发起了纯电动出租车运力指标投放政策,为在公共出行领域推广纯电动汽车创造了便利的环境。同时,广州鼓励的新能源汽车“粤产粤用”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新能源车企在当地的战略落子。

广州市一直都是北汽新能源的战略要地。早在2016年4月12日,北汽广州增城工厂总装车间生产线就正式投产纯电动汽车。据悉,该工厂计划三年内生产纯电动汽车10万辆。此前,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温国辉在北汽广州公司调研时曾要求:“全力支持北汽新能源汽车在广州市发展,要求增城区委区政府率先在增城区公务车、出租车市场推广使用北汽新能源汽车。”

在现场,郑刚表达了对广州市场的信心:“广州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影响力覆盖国内几座新能源汽车重点推广城市,如深圳、厦门、海南等。换电模式在广州的落地,是这一创新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复制,这表明北汽新能源的换电模式是符合未来城市交通发展需求的,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新技术、新模式。”

北汽新能源EU260换电版车型3分钟内在换电站完成换电

解决城市交通痛点,换电模式推广进展迅速

据悉,换电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北汽新能源创新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EU系列换电版车型,换一次电池用时仅需2分46秒,速度比油车加油更快。换电站可采用集装箱式的建设方式,占地仅需300平米左右,可在2个小时内实现拆装。据悉,当前北汽新能源愿意与场地资源方开放合作。

北汽新能源换电站占地不足300平米,2分46秒即可完成换电

目前换电模式在各地推广迅速。此前,北汽新能源已在北京、厦门、兰州投放了超过2400辆换电出租车,在北京市配套建成68座换电站,在厦门建成3座换电站。最近在北京就有200辆EU300换电版车型作为网约车投入公共出行服务。

北京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致辞

换电模式在出租车、网约车领域拥有明显的运营性价比优势。来自出租车车主方面的反馈也佐证了这一点,厦门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曾对自己的EU260换电版算了一笔账:“与厦门之前使用的双燃料出租车相比,单班月收入增加3000多元。”据王师傅介绍,厦门的换电出租车采用司机包月的运营形式,一个月单班电费成本只需1650元,单班成本低至55元/天,而双燃料出租车单班成本为120元/天左右,换电出租车的使用成本不足双燃料出租车的一半。

此次启动的换电站只是北汽新能源换电模式布局羊城的开始。据介绍,未来,北汽新能源将加速广州的换电站布局,预计2017年年底完成10座,到2018年底完成30座,可满足3500-4000台的换电车辆需求。

设想到2020年,换电版纯电动出租车将成为广州市民最熟悉的出行选择。这个有更高运营性价比的出行模式,能为市民带来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也能为“的哥”们带来更多回报。在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应用中,我们或许都将享受到科级创新和绿色出行带来的红利。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 中国经济网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 中国消费网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联系方式
中国质量网 | 中国产品质量申诉处理网 | 中国质量检验信息网 |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 联系我们
声明:凡本网注明“中国质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4209133 网站许可证号:京lCP证030750号 网站备案:京lCP证0307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1
版权所有:中国质量检验协会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