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影响供给侧改革的成败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常务委员黄维礼
2015年,6.9%的数字,表明GDP增速放缓。
对于这样一份国民经济运行的成绩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常务委员、福建省质监局局长黄维礼并不觉得是坏事,“我们不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马拉松,因为这样既跑不到终点,又会让经济气喘吁吁,令发展中的问题积重难返”。
放缓脚步,才有时间回头,去审视发展中的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制造业每年的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1万亿元。
盲目投资、过度竞争、僵尸企业……黄维礼认为,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暴露的不仅仅是产能过剩问题,还包括供需结构性不平衡问题和质量供给的日益迫切。“国人出国扫货,出手阔绰的现象频频见于报端,说明中国并不缺少消费潜力,在很多消费领域,不是消费者手里没有钱,而是有效供给跟不上”。
目前,我国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虽有20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有相当比重的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高端芯片等依赖进口。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首次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就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黄维礼表示,只有创新消费品,增加优质产品的有效供给,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体系,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引导“国际扫客”的回流。
“质量影响供给侧改革的成败,要对质量工作心怀敬畏。”黄维礼认为,质量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共同的“质量”价值取向和文化氛围,才能让质量成为信仰,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今年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质量供给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质量获得感”,让全社会分享到更多的“质量红利”。黄维礼表示,质检部门要通过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国人对中国制造的消费信心。
“中国需要从速度型增长转为质量型增长,从以速度为本转为以质量为本。”在黄维礼看来,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质量时代正呼之欲出。
黄维礼认为,中国供给侧改革之路就是一条质量强国之路,是夯实质量基础之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从世界通行做法来看,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既是政府发挥监管职能的技术支撑,也是实施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
统计数据显示,在德国,标准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0.9%,法国和澳大利亚为0.8%;欧盟的计量技术成本收益比为2.7,德国为3.9,荷兰为3.6。在我国,检验检测对GDP的贡献率为0.1%,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0.914%和0.338%。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相比,我国的质量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差距也十分明显。
黄维礼认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必须夯实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这4大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实现对制造强国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中国经济社会迈向质量时代,实现质量强国梦注入强劲动力。
“不讲质量,无法兴国。”黄维礼认为,中国的质量工作者将迎来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