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80%的蓝天

——政协委员为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相信经过全社会共同的不懈努力,‘白天蓝天白云,夜晚繁星闪烁’的常态化不会遥远。”3月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回答雾霾治理相关话题时所描绘的画面让人充满期待。

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使其成为“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

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介绍未来5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在治理大气雾霾上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关注,生态、环保、绿色等主题越来越多出现在国家的工作部署中。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各个领域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谁是雾霾“主凶”

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媒体对一些地区“限制烧烤”“汽车限行”等治霾举措的质疑时称,大气污染来源复杂,少开车、少放烟花、节约水电,每个人都要为治理雾霾作出贡献。

3月7日下午,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秦大河也谈到了雾霾成因问题。“当前情况下,散烧煤和没有清洁的煤是形成中国城市雾霾的主要原因。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每年冬季取暖季,东北和华北地区会出现大面积的雾霾。就大城市来讲,汽车尾气排放也是雾霾形成的一种因素。”

说起环境的关注度有多高,只需要一点便可以证明:北京的天气或晴或霾,都可以刷爆朋友圈。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地方重GDP、轻环保的观念仍然存在,带来不少环境欠账。

“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该死就得死,不能换个地方就可以借尸还魂,我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被污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原副主任艾克拜尔·米吉提在新疆调研时发现,随着东部地区环境保护约束加大、产业更新换代,一些在江浙等地淘汰掉的印染厂、在河北等地淘汰掉的镀金厂,搬到新疆等中西部地区生产。

艾克拜尔·米吉提对于这些企业从沿海挪到内地十分不满,“成效尚未显现,后续危害却不可预计,因为西部地区是全国的上风、上水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药方”。治理雾霾的当务之急,也要解决好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两者的关系,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白岩松所说,解决环境问题,就要“让绿色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没有什么是做不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后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80%的指标是有关部门经过逐个对城市调研和论证后得出来的预测指标,实现这个目标要经过艰苦努力。”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对于这“80%的蓝天”的说法,给出了4方面建议:明确责任、考核问责、严格执法、公开监督。

“现在政府推出的环保措施非常严格,关键是要解决在基层的落实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认为,要通过倒逼企业来解决环保中的执法不严和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倒逼了,就没有做不到的;如果不要求,就永远做不到”。

傅成玉认为,不能把雾霾原因简单归结为油品低、柴油机车多、高污染工厂多等。“这是我国在一定阶段的发展方式决定的,是需求的低标准决定了供给的低标准”。

除了法律要“牙尖齿利”,标准对环境质量的“硬约束”同样重要。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国家层面已经制定了104项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64项强制性产品和设备能效标准,“十三五”期间,预计还将修订相关标准500多项,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绿色发展是正确的“负担”

“换个角度看,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也决定了绿色产业是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全国政协委员解振华认为,绿色发展是正确的“负担”,企业与其临阵退缩,不如拥抱未来,积极投身这一产业。

据统计,2012年至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从29908.7亿元增加到45531.7亿元,年均增长14%,已经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刘汉元建议,在思维上要敢于打破旧观念、旧体制、旧格局,推动政策制度的大胆革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产业发展方面,今年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主导型、法规驱动型产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康表示,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对生态治理和节能环保的投入将不断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也将进一步强化,因此未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15%到20%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

专题专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