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家“马”总拉人家“车”

——政协委员谈把“钱袋子”留在国内

如今,许多国人在出境游过程中都会有着相似的“扫货”经历:不仅是奢侈品和高档电器,普通日用品、药品也都成了其购物清单上的主角。

两会伊始,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委钱学明就提交了会议发言,他在发言中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在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时,正需要具备强劲消费能力之马(需求),套上中国巨大产能之车(供给)。但此时却发现我们的“车”有缺陷,我们的“马”只好为别国经济“拉车”。

自家的“马”却拉了别家的“车”,钱学明这个形象的比喻,说的就是中国消费者“钱袋子”外流的问题。

根据德国市场调查机构GFK最新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人海外购物支出为22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万亿元),境外人均花费5830元,同比增长16.3%。人均消费额相当于每个出行者在境外买了一个LV手包。

另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境外消费1.5万亿元,其中至少7000~8000亿元用于购物。中高收入阶层境外购物占相当大的比例,并且已经从主要购买奢侈品牌、高档品牌转向高质量的、性价比较高的日用消费品。

有专家指出,境外消费旺盛折射出当前我国消费尤其是中高端消费供需结构矛盾,建议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消费市场供需错配问题,促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比如品种,我国提供的商品种类仅有二三十万种,而发达国家某一知名超市的商品种类超过70万种。”2月23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目前有一个中高收入阶层正在形成,这个阶层不满足于大众化的消费,中低端商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其消费需求。从供给侧发力的一个重点,就是满足这个阶层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满足他们对更多品种、更好质量、更为安全、更为舒适的购物环境需求。

3月5日下午,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也谈到了同样的问题:“目前中国还有一个巨大的增长引擎没有很好地发动起来,那就是内需市场。”

“内需市场对经济的贡献率,美国在70%以上,而中国只有50%左右,中国现在年均人均消费才4000美元,而美国是3万美元左右。”杨元庆认为,必须把内需这个增长引擎充分启动起来。

“充分启动内需市场,主要从供需两个角度考虑。”杨元庆说,从需求角度看,就是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有钱花,愿意花钱,并且愿意把钱花在国内。去年,我们国家有1万多亿花到海外去了,这当中哪怕把一半拿回国内花,也会促进国内经济更高速地增长。而从供给侧角度来讲,就是大家对国内自有品牌信任度不高。

众所周知,一些国外品牌的产品和元器件都是由中国工厂生产的,但很多国人却依然倾向于出国扫货并选购外国品牌。“一方面我国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大量购买国外商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分析认为,首先是长期以来国内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不信任。

“企业更多地做应该做的事情,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一个老百姓信任的品牌,更多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只有老百姓有钱花,才愿意把钱花在国内。”杨元庆表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世界已经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发达国家20%的强势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但在联合国统计的440种重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81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而在美国去年发布的世界品牌百强中,我国只有华为、联想两家企业入围,并且位列第88位和第100位。刘平均认为,造成目前我国品牌经济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企业小而散、缺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认为,供给侧改革需要扭转几个“少数”,其中之一就是少数产品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我国市场大,产品标准低,中低收入者多,消费层次低,再差的商品都有市场,这就强烈刺激了企业的数量扩张欲望。”周汉民认为,政府主导、大企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极大束缚了产品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无法适应丰富多变的消费需求。大企业占据过多的资源和人才,超量生产出少数大众化产品,抑制了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民众出国抢购的奢侈品,大多是国外中小企业生产的小众化产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徐金记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但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还接近10%,部分产品甚至超过30%。我国被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数量列世界第四位,但仅为排名第一的美国的53%。在3万余项国际标准中,由我国主导制定的仅占0.7%。虽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

“无序竞争、低价倾销、山寨抄袭、假冒伪劣、低门槛重复建设……”钱学明认为,供给体系存在的质量和效率问题,使得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成为长久难解的顽疾,损害中国制造的形象,难获消费者的信任。他建议,针对当前我国市场上假冒和山寨较多,创新创造缺乏动力,新需求得不到满足,境外产品“趁虚而入”的现象,政府必须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消除地方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激活企业创新动力,让创新成为供给侧不竭的源泉。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其实是一场质量战。”徐金记表示,“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全面提高我国产品、企业、产业的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既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措施”。

专题专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联系方式